人物簡介:王一安,外國語學院副教授、碩士生導師,英語專業(yè)高年級教研室室主任、黨支部書記,指導學生多次獲得科研項目優(yōu)勝,獲“2014年度校學生科技工作先進指導教師”稱號。
19年前,一個年輕的小伙兒初出茅廬,在杭電教英語;19年后,年輕的小伙兒已是個“教壇老兵”,作為我校英語專業(yè)的創(chuàng)建者之一,他見證了我校外國語學院的初創(chuàng)和發(fā)展。他就是王一安。從1998年起,王一安參與英語專業(yè)的籌備工作,2004年送走英語專業(yè)第一批畢業(yè)生后,他自費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攻讀碩士學位,2006年學成歸國繼續(xù)在杭電從教。2011年,他考取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。讀博期間,他克服兩地學習工作困難,年年超額完成學院規(guī)定教學科研工作量,并承擔教研室主任、黨支部書記的管理工作。19年來,不論人在何處,他一直為英語專業(yè)的建立、發(fā)展和繁榮默默貢獻自己的力量。他的辛勤付出換回了莘莘學子的成長成才,也贏得師生們的認可,成為了廣受學生愛戴的校“十佳教師”。
三尺講臺,為學生搭建一個世界的舞臺
“和而不同,并行不?!?,這是王一安深深奉行的教學信條。三尺講臺,他用他的學識與閱歷為學生搭建了一個世界的舞臺。
身為英語專業(yè)的老師,他不僅要教導學生專業(yè)知識,更要帶領學生們用世界的眼光了解這個世界。“我們應當培養(yǎng)面向國際的人才,所以眼光要放遠?!蓖跻话舱f。
王一安的跨文化交際課堂總是特別受學生歡迎。他就像一位魔術師,讓專業(yè)知識透過他豐富經(jīng)歷的編織變得惟妙惟肖,樂趣無窮。王一安的課堂更像是氣氛活躍的研討會,90分鐘的課堂,師生一起頭腦風暴、碰撞思維。這樣的課堂,學生們也大呼過癮,樂在其中?!笆澜绾艽?,我常常鼓勵學生跨出舒適圈,出去看看異文化的別樣風情,因為見識決定一切,經(jīng)歷是人生的一種財富?!?/span>王一安講到。
致力于國際化教育的他,不僅注重培養(yǎng)學生的國際視野,而且注重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跨文化交際能力。在給留學生講授的跨文化課堂上,他不僅是學識淵博受學生愛戴的中國老師,更是一位貼心朋友,幫助留學生與在校學生結對子,使他們更好地適應在中國的學習生活,體驗地道的中國文化,搭建起溝通友誼的橋梁。
辛勤的付出也獲得了回報,王一安曾連續(xù)4年教學業(yè)績考核為A,多次獲得校“教學優(yōu)秀獎”、?!皟?yōu)秀青年教師”和?!敖虊滦恪?nbsp;稱號,2012、2014年度學校年終考核均獲優(yōu)秀。
王一安不僅是學生的學術導師,更是學生的精神與人生導師。常常有學生來找王一安詢問自己的人生規(guī)劃,希望他能指點一二。他總是鼓勵學生挖掘自己最大的潛能,有夢想就要去追逐。他還支持學生建立跨學科的合作,鼓勵學生與世界接軌,為學生創(chuàng)造與國內外專家接觸的機會。
從杭電的平臺出發(fā),他的學生成功敲開了國內外名校頂尖領域的大門,從上海外國語大學到哥倫比亞大學、香港大學、愛丁堡大學,他的學生遍布世界各地,從事著各自所追求與熱愛的生活,并延續(xù)著“和而不同,并行不?!钡?/span>人生風采。
致力教改,學英語也可以很好玩
近年來,王一安一直致力于課程改革,先后主持了我校首批省級、校級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課程項目《跨文化交際》、校新生研討課程《中西方價值觀漫談和應用》、國際教育專業(yè)留學生《中西方文化》,校人文藝術類學科導論課程《語言與文化》等課程的改革。
學英語總是每個學生頭疼的事,學好英語更是不簡單。作為一個英語老師,王一安為了上好課也是煞費苦心。為了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,進而學好英語,王一安一直在努力嘗試著各種教學改革。
“學英語不僅是學單詞語法,還要學習他們的文化和風情?!蓖跻话驳恼n堂不只是學生聽老師講課,而且學生們都要參與進來。通過一個個小案例甚至是親身經(jīng)歷,王一安讓學生們融入課堂,無限暢想,兩節(jié)課下來老師和學生們在歡樂的學習氛圍中,達到了最佳的學習效果。
不僅如此,王一安和他的教學團隊還將課程改革模式推廣到英語專業(yè)、大外后續(xù)課程、國際教育留學生各個層面,形成了受眾面較廣的全校性的“跨文化”課程體系,為我校的國際化發(fā)展戰(zhàn)略提供了長期的人才培養(yǎng)模式。
結合學校鮮明的電子網(wǎng)絡教學特色,王一安積極參加“微課”的制作和比賽,先后獲得2014年浙江省高校“微課”作品征集三等獎、2015年校“微課”教學比賽一等獎、2015年浙江省本科高校第二屆“微課”教學比賽三等獎等榮譽。
投身科研,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
教學和學術研究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,常常容易顧此失彼,但王一安很清楚學術研究對青年學者提高教學水平的意義,所以在處理教學和科研的關系時,王一安一直遵循“教學是立身之本,學術是前進階梯”的原則。
在繁重的教學工作之余,王一安利用空余時間投身學術研究,先后參與國家社科基金1項、主持省部級課題1項、廳局級課題4項、其他校級課題4項。
作為一名年輕的學者,王一安在科研上瞄準國際先進水平,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項目和國際會議,是國際跨文化交際學會(IAICS)、國際語言和跨文化交際學會(IALIC)成員,并且與國外學者共同承擔“歐洲-亞洲”文化合作項目。他還先后赴美國、英國、葡萄牙參加國際會議宣讀論文,獲得“第十四屆葡萄牙國際語言和跨文化交際會議”優(yōu)秀論文獎學金,以第一作者在本領域國際一流期刊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(SSCI,A &HCI),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(SSCI)發(fā)表論文。
十九年歲月變遷,勤勤懇懇的王一安育人和學術成果豐碩,但他依舊心境恬淡、怡然自得,他說:“我出生于‘教師世家’,父母皆為教師,從小耳聞目染,熱愛教師職業(yè),獻身教育事業(yè)更是畢生的選擇。我從未覺得教師工作是辛苦的付出,能和學生相處,是一種快樂,能在三尺講臺上影響一代代的年輕人,成為他們夢想飛翔的墊腳石,是我的一種福氣!”而在莘莘學子心中,能成為王一安的學生,更是他們的福氣?。S笑眉 費曉雯)